随着白酒销售进入淡季,价格倒挂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。 记者从多个平台获悉,除高端酒外,千元左右的白酒产品普遍存在价格倒挂,即实际销售价格远低于进货价格。 “白酒价格倒挂比较普遍,根本原因是市场容量远远超过市场消费能力。”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,白酒去库存将是下一步的主要任务。 白酒企业可能会采取限价、停牌、向经销商提供补贴等方式,使社会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。

酒价格一览表_酒价格_酒价格排行榜/

千元区间的白酒价格普遍“倒挂”

线上反转趋势明显

“除了茅台,大部分白酒产品几乎都是‘价格倒挂’。”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。

2022年,五粮液的大单品“普物”将坚守1000元的价格区间,但今年“普物”的价格有所下降。 “普物”在湖北的实际销售价格一度暴跌至920元/瓶,现为950元。记者在京东上看到,“普物”的销售价格为959元/瓶。 五粮液副总经理刘洋在股东大会上表示,受多种因素影响,今年“将军五”的价格确实出现了逆转,但他对今年能实现价格充满信心。

惜酒也是价格倒挂的代表。 从占据喜酒销量大部分的大单品来看,其以君品喜酒、窖1988为代表的高端系列建议终端零售价分别为1498元/瓶、898元/瓶,出厂价价格分别为935元。 568元/瓶。 不过,目前君品细酒在京东的价格为932元/瓶,窖藏1988年酒的价格已经是555元/瓶,两者均低于出厂价。

喜久的一位代理商无奈地说:“没办法,现在货太多了,占用了很多资金,所以只能降价清理库存。” 另一位有8年代理经验的酱酒经销商表示:“现在价格已经(比以前)好多了。去年最糟糕的时候,我们每件都亏了近500元。”

从渠道价格倒挂情况来看,线上白酒价格倒挂程度普遍高于线下。

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姜瀚指出:“白酒市场一直存在线上线下双渠道的问题,线上渠道一站式,互联网电商上架基本没有成本。”成本本身较低,往往会导致价格低廉。而线下渠道由于市场本身成本较高,环节较多,容易出现价格较高的情况,这种现象在电商快速发展的今天尤为明显。商业方面,因为线下实体店需要支付租金、人工等成本,而线上平台则没有这些成本压力,所以价差较大。”

江寒表示:“本来线上线下渠道的矛盾并没有那么大,但现在大量电商企业大规模抬高价格,导致线上渠道价格进一步压缩,使得看来线下渠道价格如果太高的话,两者倒挂就会非常明显。”

各大电商平台的618销售从上月底开始。 在各酒企的直播间里,这样的场景不断上演。 强调低价、加送赠品是主播“抢单”的主要策略。 记者发现,今年618假期期间,各白酒品牌官方旗舰店主动低价报价,大型白酒产品“价格倒挂”成为普遍现象。

河道出现“堰塞湖”现象

多家酒企调价控货

“‘价格倒挂’的原因是,每年酒厂都有业绩要求经销商还钱。此外,近年来大部分酒厂都在扩大产能,酒厂向经销商压成品酒,经销商卖货。”跟不上酒厂压货的速度,会导致整个渠道的货太多。” 酱香型酒品牌运营商、白酒营销专家王建军告诉记者,“为了完成酒厂的任务,收回资金,经销商们只能低价将货卖给批发渠道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市场上的葡萄酒太多,导致价格下跌。”

渠道库存问题已经出现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。 2023年一季度,共有19家白酒上市公司,17家白酒公司增加库存。 白酒库存“堰塞湖”下,部分经销商为了支付工资、房租等低价抛货套现,部分经销商不再代理产品。 集中低价销售导致流通领域市场价格持续下跌,导致白酒价格呈上涨趋势。

王鹏在湖北当酒类经销商三年,国泰酒类库存已累计超过300万元。 为了及时止损,他于今年5月停止了与国泰酒业的合作。 库存300万以上是什么概念? 王鹏与国泰酒业合作两年,共采购600万元,其中一半以上的产品没有卖出去。

他不是不卖,而是卖了就赔钱。 王鹏的进货价是349元/瓶,但市场价已经达到280元/瓶。 卖一瓶他就亏了20%,这让他卖不出去。

库存压力较大,经销商低价出货,白酒价格下跌,经销商停止采购。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。 业内人士表示,如果库存问题不解决,很多酒厂将面临失去经销商支持的困境,这将对实现年度业绩目标造成压力。

为了控制渠道库存,保护经销商的利润空间,从而稳定品牌形象和白酒企业自身利益,今年不少白酒企业开始控货,开展“保价”行动。 例如,郎酒发布公告称,为促进市场健康发展,促进产品价值回归,保证市场供需平衡,郎酒全面控制青花郎、红云郎、青云郎等品种的出货量。产品。 其中,四川、重庆、河南、广东等地区商家全部暂停发货; 泸州老窖、山西汾酒、洋河股份等多家酒企也相继发布限供或涨价通知。

机构:预计到2023年中秋节渠道库存将降至自然状态

事实上,在本轮白酒价格普遍倒挂之前,不少分析师就曾指出白酒行业将进入调整周期。 今年春季美食美酒大会上,盛楚集团董事长晁超成在白酒行业营销趋势高峰论坛上表示,现在消费场景正在大规模复苏,但高端、次高端的复苏终端白酒远不及预期,中低端、中档白酒复苏程度较低。 嗯,这是短期的趋势。 总体来看,葡萄酒行业长期将进入销售负增长、收入低增长或零增长、利润低增长的“内卷时代”,而且很可能才刚刚开始。

中国白酒工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也公开表示,消费下滑、高端消费增速放缓,促使龙头企业加大腰价区间产品竞争参与力度。 在企业间全方位、深入竞争的形势下,行业将进入调整转型期。 种种迹象表明,白酒行业已经开始了新的调整、变革和转型。 如何破局、应对挑战,主要取决于白酒行业能否及时做出战略调整。

知趣咨询总经理蔡学飞表示:“白酒企业不仅要培育传统的分销、餐饮渠道,还要借助互联网、视频等新工具、新模式,积极拓展销售渠道,驱动可持续发展。从消费端来说,库存过高意味着价格控制变得更加困难,这对很多正在升级产品结构的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企业应制定合理的销售政策,从根本上解决产品销售困难”。

对于白酒行业下一步库存发展,开元证券预计,到2023年中秋节,渠道库存可降至自然状态。

作者 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