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市场上,我们常能看到各种葡萄酒的价位不一,其中有的葡萄酒售价百元左右而另外的葡萄酒则能卖到前者的十倍,有些甚至还值千元以上。同样是装在一个750毫升的瓶子里,感觉喝起来也没有太大的差别,但是价格却差异巨大,这是为什么呢?我认为有时候葡萄酒更像一件艺术品。如果把葡萄酒当做一种饮料,那么价格跨度这么大实在没有什么道理,毕竟口感的区别也无法引起这么大的变化。不过,如果把葡萄酒看做一件艺术品的话,我们就可以理解了。同样是一幅国画,高价者可能是白石山翁画的几对虾,而同样是画虾的,低价者可能就只值得一对虾聊以配酒了。艺术品是无价的,因此有时候葡萄酒价格的差别不仅仅是为了日常消耗,还是因为它也是一件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艺术品。所以,不难理解为什么葡萄酒价格差异如此大了。为什么有些葡萄酒只要几十元,而有些葡萄酒却能卖到数千数万元呢?据我所知,这和以下两个因素有关。 首先,引起葡萄酒成本不同的原因之一是酿造葡萄酒的原料成本不同。葡萄的成本因所处土地的不同而异。例如,以拉图古堡为例,在1989年的一起收购案中,它以近两亿美元成交,每棵葡萄的价值高达1800法郎。一些酒庄纯人工的葡萄园管理,使用有机与生物动力理念也使得成本变高。另外,采摘时的人工成本、葡萄的严格甄选和使用一定树龄的葡萄,都将葡萄酒的成本无形之中推高。而一些较为廉价的葡萄酒,通常产自成本较为低廉的产区,在田园管理、葡萄采摘方面,通常使用机械化、科学化的模式,以降低成本,挑选的葡萄的树龄要求也较低,因此原料成本也较低。 其次,酿造设备也会影响到葡萄酒的价格。一些小型的、出产精品葡萄酒的酒庄,更多地采用人工的、小规模的酿造方式,或者使用高端的酿造设备,但是因产量较少,平均成本更高。而普通的葡萄酒生产更多,能够采用成本更低廉的生产流程,进一步降低成本。我注意到,有些葡萄酒的价格比其他葡萄酒高得多,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。首先,大规模、产业化的生产方式能够降低平均成本,因此一些较为廉价的葡萄酒通常采用这种方式。 第二,陈酿容器也会影响到葡萄酒价格。高价葡萄酒通常会使用全新的橡木桶进行陈酿,更有甚者每3个月换一次新桶。需要注意的是,一个标准225升的橡木桶只能装下大约300标准瓶的葡萄酒,一个法国橡木桶的成本可能达到800-1000欧元。由于橡木桶是不可循环使用,成本非常高,因此普通的葡萄酒常使用低廉的旧橡木桶或不经橡木桶陈酿,成本因此降低。 第三,时间成本也会影响到葡萄酒的价格。市面上很难看到一瓶数千上万元的葡萄酒是去年刚刚酿造的,因为高品质的葡萄酒通常经过12-24个月以上的橡木桶陈酿,而且装瓶后,有可能还需在酒窖里瓶中陈年一段时间。这样导致投入产出的时间被拉长,也推升了价格。 第四,高品质的葡萄酒通常会选择更好的瓶子、木塞以及其他包装材料,这些都会推升价格。 总之,葡萄酒价格的高低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成,不同葡萄酒有不同的定位和特点,用户应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进行选择。我了解到,除了以上几个因素外,葡萄酒价格还可能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,这些因素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地推升了某瓶葡萄酒的价值。 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稀缺性。相比于普通的餐酒,一些价格高昂的名庄酒每年的产量很少。例如,像罗曼尼康帝这样的顶尖葡萄酒,平均年产量只有6000瓶。而一些车库酒、膜拜酒的产量更是极少。虽然这些酒都来自于为优质的葡萄园,出产的是为优质的葡萄酒,但是产量却只有数千瓶。由于这些酒不能再生产,而它作为葡萄酒本身是会被消耗的,稀缺性使得它们的价格飙升,特别对于一些年份久远的葡萄酒来说,存世量是很低的。而一些普通等级的葡萄酒,特别是大酒商量产的葡萄酒,某一个品牌的产量就可以达到百万瓶,不存在稀缺性的问题。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历史价值。一些葡萄酒由于被历史名人收藏过,或者沉船打捞上来等等原因,而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价值。这些酒的存世数量非常有限,成为藏家和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,价格自然水涨船高。 总之,当一瓶葡萄酒因为以上种种原因被赋予了高昂的价格,它的意义也就超出了一个普通的饮品,更成为了一个代表品质、历史和珍稀的投资品。对我来说,葡萄酒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瓶中的酒液那7百多毫升的表面意义。 虽然一个750毫升的葡萄酒瓶里,里面装着的都是葡萄酒,但是它的价值可能是100元,也可能是1000元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100元的葡萄酒就一定不好喝,而1000元的葡萄酒就一定会让你大呼过瘾。 真正重要的是,我们应该喝自己喜欢的酒,与我们喜欢的人一起在适当的时间享用。这才是真正享受葡萄酒的真谛。